我是如何靠写微头条,从0到1搭建一个商业系统,一个月躺赚1.5w+的

看到标题的“系统”二字,可能有的圈友会以为是计算机/互联网意义上的那种技术性的系统。这里要先说明一点:不是的。

这个“系统”,是一个经过设计的商业系统,零部件是“人和文章”,而不是代码。

还有一点就是,“自动运转”并不是全自动,而是需要我去引领,每周需要花费一两个小时去推动的。

目前这个系统运行稳定,月净利润在1.5-3w之间(利润浮动是因为平台的流量浮动)。从干副业的角度来看,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。因此今天就写篇文章分享下:

我是怎么从0到1,不花一分钱打造这个系统,让自己躺着赚钱的。

我是如何靠写微头条,从0到1搭建一个商业系统,一个月躺赚1.5w+的

(这是我所运营的,某个账号半年内的流量收益,不算带货收益。关于带货的经验,改天我再写一篇分享。)

希望这篇文章,能带给大家一些有价值的东西。

一,缘起:写高质量的干货文

一年之前,我还是个大二的学生,没见过钱,短期目标仅仅是靠写作实现经济独立。因此,我就在“今日头条”开了两个号,写文章来赚钱。

那时候写作的收入由3部分组成:

a.流量补贴

b.平台奖金

c.接广告

起初,我主要靠写一些干货,以及一些文学作品的分析等质量较高的文章,去参加平台的比赛(写作比赛)和计划(青云计划),获取奖金赚钱。

我是如何靠写微头条,从0到1搭建一个商业系统,一个月躺赚1.5w+的

(类似于这种,这是我参加头条某个读书写作活动,获得第一名的1000块奖金。打码是为了保护账号,因为这个账号已经转型了,做的是流量内容,避免大量曝光。)

那时候虽然知道平台有流量收益,但我有点清高,不屑于写低质量的流量文,觉得太俗了,因此就没有去考虑流量补贴的钱。

可不久后,平台要求获得青云计划奖的文章,应该叫好又叫座,也就是说,既要质量高,又要很多人看。因此,奖金这部分收入就变少了。

为什么呢?

因为平台的用户大多文化水平较低,要流量,就必须迎合他们的喜好。但是,若要迎合广大用户的喜好,我就得让这部分用户读起来感觉很爽。

人的本性是抗拒学习的,高质量的干货文和分析文,知识密度大,读起来自然不会轻松。所以受众就少,常常会有人读着读着放弃读下去。

放弃阅读,文章的跳出率高,算法就会认为你这篇文章,读者不喜欢,就不给你推给更多人了。

因此,在平台要求叫好又叫座的情况下,即使文章质量高,没有大流量也是得不到奖励的。

不过,当时我还比较理想主义,虽然写“叫好又叫座”的文章比较难,我还是迎难而上了,获得奖励的文章变少,不过还是能让我实现经济独立。

二,成长:放弃清高,写流量文

就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,那时候网络上有一句话比较流行: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,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。

耳濡目染之下,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:经济独立算个屁!以后还不是得出去打工,被老板剥削剩余价值。

于是我的目标就变成了:做一个自由职业者。

但是,我当时的收入,不足以让我毕业后有底气去自由职业。为了让自己的收入增多,我只能转变路线。觉得,庸俗就庸俗吧,能搞钱就好。

此后,我写文的主要目标,就变成了拿“流量补贴”,每天就是写各种流量文去获得更高的阅读量。

我是如何靠写微头条,从0到1搭建一个商业系统,一个月躺赚1.5w+的

(类似于这样的流量文)

因为流量文的煽动性写作法,本身就是我比较擅长的,加之做点研究,不久后,我的收入自然翻倍了。可是,如果要维持这个收入水平,我就需要每天都写文章,比较费时费力,影响我去探索未来更多的可能性。

于是,我便有了解放自己时间的想法。

结合起n年前读过的《富爸爸穷爸爸》,我就想着,那我就可以把我做的事,变成一个商业系统,让它运转起来。

也就是说,不需要我自己写,我躺着收钱就行。

三,阻力:系统初建时遇到的两个难题

不自己写,就得去雇别人写。想法很美好,现实可不一定。刚开始的时候,我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:

1,征来的稿件,质量不稳定。

如果收来的稿件质量(获取流量的能力)不过关,发出去的话,流量少,我就亏本。所以,为了确保稿件质量过关,我需要审稿润色。

但是,每天收到的稿件多,一篇篇去审核,审核通过后,还要进行修改。这样付出的精力,其实是远大于我自己写的。

如果招个助手,让助手去审核修改会怎样?

当然行不通。

具备审核、修改此类稿件能力的人,其写作的水平不会离我太远,要让对方给我打工,我就得付出符合其能力水平的薪水。

因为我的系统还没建立,未成规模化,边际成本未降低。如果付给对方高薪,那我的收入就会锐减,难以维持我的系统运转下去。

如果我冒然雇人,就有可能导致亏本,那时候的我可亏不起。所以我就把希望寄托在写手上,希望写手写得越来越好,稳定供稿,我就不用付出那么多精力了。

于是,我就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:

2,能长期写得好的,不想给我投稿。

征稿的时候,有的写手写出来的稿件不符要求,不过他们态度比较诚恳,人也比较勤奋,我觉得有点可惜,就教他们写,这样就越写越好了。

我是如何靠写微头条,从0到1搭建一个商业系统,一个月躺赚1.5w+的

(这是与某个写手的对话)

当时我是这么想的,越写越好,我投入的精力就会越来越少。可实际情况是,越写越好的人,写着写着,就不想写了。

为什么呢?

因为,既然别人能长期写出符合我要求的文章,那他们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开一个号去写呢,还让我这个中间商赚差价?

唯一的原因,就是他们不知道可以这么赚钱。可是,写手圈里,有几个不知道平台是有流量补贴的?

当然,有是有的,但这些个别不知道的,他们最起码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了。水平提高了,就想要更多的稿费。

想要更多,当然可以。于是我就把稿费增多了些,水平越高给越多,不过还是保持在一个,让我有的赚的状态。

可是呢,人是不会满足的,这是人性。这类写手写一段时间后,也都懈怠了,我就得继续征稿找新的写手,继续培养,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。这么做着做着,最后我就成了免费给别人训练写作水平的“好人”了。

于是,这两个问题就成为了我建立系统的难关。

四,解决:编写故事及sop的建立

当然,这种情况持续了3周左右,我就果断停止了计划。开始去思考,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
因为当时正在读《毛选》,我的思维渐渐有了转变。于是就用了《矛盾论》里的分析方法,去思考这件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?

思来想去得出答案:内容。

那时候制作的内容,题材较多,就有多种的写作方法,多种的审核、修改方案。总而言之,就是内容的制作难度,相对较高。

因此,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,就是内容的制作难度高。

那我就从内容本身出发,砍掉繁多的内容种类(如文学、情感、历史、明星等等),只做单一类型的内容,这样就降低了制作难度,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

具体是怎么做的呢?我用了两点措施。

1,选择天然具备流量属性的内容。

选择容易写的文案类型,那市场上就有非常多的人会写,供大于求,自然就可以把收稿的成本大幅度降低。

当然,从另一方面来讲,容易写就意味着文笔大概率不行,所以我还得选择天然具备流量属性的内容,弥补文笔的缺陷。

人类天生就喜欢的内容是什么呢?故事。

最后我选择了“故事”这种内容题材。当然,故事题材的内容,又有多种,如历史故事,情感故事等等,最后我选择了较容易制作,并且可持续发展的一种。

我是如何靠写微头条,从0到1搭建一个商业系统,一个月躺赚1.5w+的

(类似于这样的内容,很庸俗,但架不住有流量哇。)

这种内容,若是有不够吸引人的地方,大多在于开头的前100个字。这是很多写手不知道(不知道素材在哪里找,不知道有这么高的收益),也不会解决(修改开头)的。

(很多人不知道,几万阅读量的微头条,收益可以达到200多。当然,这是我的账号做久了,单价较高,若是新号,要比这个收益少一半以上。)

那么,我这时候只需要搞出一套针对内容的紧要之处,适合“流量思维”的sop,再对稿件进行调整就可以了。这样,就解决了文案的修改问题。

找个稍微有点写作水平的人,根据我的说明书,去对稿件进行修改,就释放了我修改文案的时间。

2,建立sop,降低文案的审核难度。

因为内容制作简单,我就可以提炼出这些文章的普遍特征,做成一套审稿的sop(开头的吸引力及敏感词检测,其中敏感词检测用的是易撰和句易网),让一个写作水平一般,甚至不会写的人,按照我给的说明书操作,也能具备审核的能力。

这里可以分享一下,sop关于开头的大概内容,即:色、好奇、暴力、反常、转折。大家可以去看看今日头条里的微头条爆款内容,它们的开头,基本都离不开这5个范畴。

有了sop之后,就找水平最低的能适合这个岗位的人,降低成本。这样审稿人的问题就解决了,释放了我的审稿时间。

两个主要问题就这么解决了,整个系统初步构成。开越多的账号,收越多的稿件,系统运转的边际成本就越低。而我,只需把生产出来的稿件进行分发就行,花费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。

五,复盘:系统的本质及局限性

1,本质

读到这里,如果你细心一点,就可以发现,这个系统就是一套流水线:

选题–征稿–审核–修改–分发。

把内容的生产过程进行拆分,核心技术被分解,让不同的人术业有专攻。

把工作极致地细分,就可以大幅度提高“人”的可替代性,这样就可以保证系统的运作,受人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
某个环节,某个人出了问题,我可以随时再找一个人顶上,因而“人”这种变量的影响,随着工作的细分,可以无限趋近于0。

从理论上来讲,这个商业系统可以越滚越大,一直扩张。但是,实际上这套系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。

为什么呢?

因为,做流量本身就是与平台进行对抗,做得越大,对平台生态的影响就越大。

2,局限性

对平台生态影响,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去思考,我觉得主要可分为两种:

第一,低质量的流量内容过多,就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,使得平台的内容趋向于庸俗化,不利于平台去吸引更多优质的用户,也不利于平台的口碑。

所以,平台很可能会让流量文的总阅读量,保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。

若流量文泛滥了,就进行限流,使得这些流量文的阅读量,被压制在某个标准线之下,不至于让平台的内容生态失衡。

这大概也是为什么,我每个月的利润会浮动的原因。

第二,平台的流量补贴预算是有限的,若想要长治久安,就不能让人一家独大把钱都拿了,导致中下层创作者没钱可赚。

毕竟,中层作者,才是平台的中流砥柱。这些创作者人数众多,产出也多,要是他们赚钱太少,不写了,就会导致平台的作者流失。

平台作者流失,那么内容就会被少数的工作室控制。反过来,这些工作室就会成为平台自身稳定性的威胁。

以上两点原因,决定了平台不允许这种生产模式无限扩张。

因此,想要让这个系统长久运转,我就只能在平台觉得安全的范围内发展,这就是局限了。

六,随意看看:言念关于搞钱的想法

这套系统的搭建过程,其实不止适用于此,大家可以发散思维去不同的领域尝试。

不过言念还要说一句:任何依附于平台的内容生意,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,那就是平台随时可以把你的账号铲除。我们遵守各种规定,也不可能做到100%的安全。因此,所有在平台上做内容生意的人,都不会有安全感。

言念也不例外,因此这才在不断地探索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,尝试去构建足够多的系统。这些系统相互之间,可以产生某种联结,形成一个网络,提高整体的稳定性,就足够安全。类比生物学上,生态系统的多样性。

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加入生财有术,在这里分享内容的原因。对于我自己来说,建立我自身的个人ip,可成为我所构建的各个系统、或者是别人的系统的连接点。

成为连接点的同时,我的经验和知识,可以给读者提供价值,帮助更多的人找到副业,甚至是帮一些老板,利用自媒体收获流量,扩大生意。

搞副业+自由职业+各行各业的互联网生意人,这些不同领域的优秀的人结合起来,会产生很大的能量和影响力。而我,希望自己成为这个生财网络的连接点之一,持续地提供价值。

达到一定体量后,自然会让我的收入上升一个台阶,实现质的飞跃。而这个商业网络中的每一个人物,都会是整个利益生态下的受益者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:利他思维,利他即利己。

共勉。

本文来自公众号:生财日历2021共读营

原创文章,作者:anleey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ongzichu.com/10966.html

(0)
anleey
上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上午3:37
下一篇 2022年6月10日 上午3:39

相关推荐